高级搜索> 地图搜索>

毕业生就业困难 减轻就业附加之痛

来源:    2013-03-17     浏览:: 次 [ 打印 ]  [ 收藏 ]  [ 关闭 ]
“我先在纺织厂当了三年学徒,三班倒,出师以后才上了大学。现在的年轻人要转变就业观念,到企业、到基层锻炼几年,非常有必要。”近日,厦门一位市领导调研当地“就业难”时说。这番话再次将人们的关注引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巨大压力。

  有媒体报道,按照目前就业困难度排名,大学毕业生已经压倒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,高居三甲榜首。但是另一方面,企业又深受“招工难”之苦。招工难和就业难“两难”并存,不能人尽其才,无疑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。

  从学生个体的角度看,这种“供需不平衡”当然与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的观念不无关系。大家一窝蜂投入大学,不少人看重的是学历的名号,却忽略了“学以致用”才是根本目的。

  让如此局面得以维系的制度性缺陷更需要反省。城乡不平衡、户籍制度、社会保障的差异、东西差距……面对这些问题,很多学生不得不把跨入大学校门作为改变命运的重要手段。

  改革要从学校开始。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窗口,扩招的同时并未在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间架设足够的桥梁。媒体报道,厦门生源的毕业生中,计算机和机械类专业所占比例分别为46.2%、12.6%,而二者的社会需求量分别是9.85%和48.21%,严重倒置。要解决问题,教育部门、学校和企业要加强合作,能够协调供需的好点子必须鼓励,尽快执行。

  我们更要支持有些舆论的呼吁,要想从根本上拓展大学生就业空间,解决大学生就业之困,除了大学生自身要改变就业观念外,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须尽快完善制度,剔除户籍管理、社会保障不均等不合理的内容,让大学生在就业时,少承受一些附加的社会转型之痛。

泰州招聘网
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 | 网站地图  | 网站简介 | 联系方式 | 收费标准 | 服务范围 | 网招聘流程 | 服务优势